门阀政治形成分一下几个阶段:
第一阶段 东汉中后期:
时代特征:豪强大户 + 经学世家 + 察觉制 = 世代二千石
时代名言:“举秀才,不知书;查孝廉,父别居;寒素清白污如泥,高第良将怯如鸡”
第二阶段 汉末乱世 - 曹魏:
时代特征:中央崩溃,地方势力抬头,郡郡称帝,县县自王。曹丕要称帝,向地方势力妥协
时代症状:九品中正制 1.0 版本。根据士人的 “门资(出身)+ 阀阅(功劳、阅历)” 定品级 ——“门阀” 一词,就是这么来的,然后根据品级授予官职
1.0 版本中,“门资” 还并非决定性因素,“阀阅” 还占着相当份量的比重。所谓的 “高门、次门” 还没有固定成型,优秀的寒门子弟甚至平民依然还有出头冒尖的可能
第三阶段 魏末、西晋
时代特征:司马懿父子要篡位,进一步向地方势力妥协,皇权进一步削弱,皇帝不过是势力最大的豪强势力而已。唐长孺先生总结:“西晋政权结构是以皇室司马氏为首的门阀贵族联合统治。”
时代症状:九品中正制 2.0 版本。所谓 “阀阅” 已经无足轻重,全凭 “门资” 定品级。社会彻底混凝土化,“高门、次门” 制度成型,寒门子弟以及平民基本上没有出头之日 —— 所以,他们纷纷去造反
时代名言:“公门有公,卿门有卿”,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世族”。
第四阶段:东晋门阀政治
时代特征:皇帝垂拱、门阀专权。皇帝彻底被架空,诸门阀联合操持国政。
第五阶段:南朝
时代特征:经历了曹魏、两晋两百年的思想教化 + 东晋门阀政治的实际控制,“公门有公,卿门有卿” 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政治理念,人们不觉得它有错,不觉得它有什么问题。
六百年前的陈胜吴广:“王侯将相焉有种乎?”
六百年后的南朝士人:“王侯将相就是娘胎里带出来的!”
所以,即使刘宋以后,皇帝重新获得凌驾于门阀之上的威权,但是在政治领域、文化领域,门阀尊卑成为一种自然权利,连皇帝都无权置喙
时代名言:“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!”